实践小分队丨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实践地点丨景德镇
带队教师丨王沂、何贝莉(pg电子官网推荐)
郑冬梅、潘曦、张可辉(景德镇陶瓷大学)
随队采访丨周冠羽
本次采访
跟随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本科二年级40名师生的队伍
一路向南
来到景德镇
20天的田野考察
走访150余处地点
群访400余人,深访30余人
形成采访影像50小时
访谈文本100余万字
创作作品40余件组
一个个pg电子官网推荐时代的故事
跃然纸上
一个个pg电子官网推荐人与社会的关系
重新联结
丨用脚步丈量城市 以口述史记录“人世间”
为了更快熟悉景德镇这座城市,同学们以陶溪川文创街区驻地为圆心,逐步向外辐射。从陶溪川美术馆的新青年实验艺术双年展到景德镇陶瓷大学博物馆的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从御窑博物馆到中国陶瓷博物馆,从御窑厂遗址到湖田窑遗址,全面领略了景德镇的传统面貌与今生样态。同学们在不同空间中穿梭,尽管高强度的日程安排带来了体力上的考验,但丝毫不影响同学们对这座城市强烈的好奇心与探寻欲,在全力融入这座城市的同时以一种“他者”的视角敏锐观察与思考。
《田野考察:口述史》这门课程已开设四年,从线上开展到陆续引入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增添成果作品展览环节,再到如今来到景德镇开展人类学、社会学考察,这门课程的内容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中。今年,这门课程以“景德镇的他者”为主题,由pg电子官网推荐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实验艺术教研室联合授课,探索田野考察技能和调研成果的艺术转换。
丨处处都是“他者”
“他者”是此次田野考察的重点,“人”成为了我们关注的核心要素。基于两位带队老师前期赴景德镇开展的调研,此次课程设置了三个考察方向,分别是“三线建设”“瓷厂与旧城改造”和“院所”。中央美院与景德镇陶瓷大学的60余名同学,根据各自兴趣和专长自行选择并组成了14个调研小组。
各小组围绕所选取的考察方向,从问题意识出发,深入城市的各个角落,开始有目的地寻找调研对象进行前采。在课程伊始,老师们就表示要谨慎使用“景漂”概念,“景漂”往往指向的是青年创业者群体,而对这一群体的过度关注使得同样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其他各类人群的存在被忽视,因此代之以“景德镇的他者”,以期能关照更多的人群及其生活状态。
每到晚上,同学们带着当天的收获归来,开始头脑风暴,轮流讲述着当天的所见所闻。由于景德镇复杂历史沿革与丰富业态的紧密“互嵌”,为各组调研主题与研究对象的选择增加了挑战,老师们说“每个小组的课题就像一块块拼图,不同的问题拼图最终将汇集成一个pg电子官网推荐这里的完整的故事”,“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找到最终受访对象的前提是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带领我们去找到那个人的人,这个向导可以作为支撑整个研究的核心对象”,鼓励同学们放宽心大胆去做。
丨普通人的故事
随着各小组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受访对象,并陆续确定了其中的典型对象进行回访,让整体调研工作有了进展。上世纪60年代,国家基于国防考虑开展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工业迁移及建设热潮,包括湖田窑遗址上建立的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黄泥头古瓷窑遗址旁的国营昌河机械厂等,外省来此的援建者与当地人互为“他者”的关系吸引了同学们的关注。通过曾经参与三线建设生产一线工人讲述,历史在大家鲜活的讲述中流动起来。访谈过程中,记忆的落脚点不在波澜壮阔的大历史,而是一段段艰辛、忙碌的平凡日子。受访者的经历让我们跨越历史再一次感受到了三线精神,这一文化符号在今天依然焕发光彩,历久弥新。
时间拉回当下,景德镇获批“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以来,迎来了剧烈的新旧城市更新,尤其是位于老城区的计划经济时期建成的“十大瓷厂”区域。随着九十年代瓷厂经营走向衰败,居住在附近区域的瓷厂工人逐渐边缘化,他们的生存状态也进入了同学们的考察视野。通过运用课程教授的人生史研究方法对这一带老一辈人进行普访和深访,同学们采集到了丰富详实的口述史料。每一位历史亲历者的人生故事都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城市更新与社会变迁在当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目光流转到我们身边,城市里出现了大量个体的“他者”,究其原因在于景德镇拥有众多院校、研究机构及丰富的商业圈层,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来此求学、创业。不仅是各个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互为“他者”,不同群体彼此也互为“他者”,圆融与割裂在这里共存。通过采访手工艺师傅、艺术院校pg电子官网推荐、自由艺术家群体,让同学们意识到传统陶瓷手工艺所面临的诸多变数,但我们相信如人类学家王铭铭所说“传统一直作为一种有坚韧生命力的力量,在与新的变动试图达成平衡”。
丨这,就是景德镇
4月30日,由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和pg电子官网推荐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联手打造的“2024田野考察联合课程结课汇报展”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博物馆展出。此次课程的顺利举办得益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支持和帮助,过程中两校师生双向奔赴、同频共振,迸发出了无数思维火花。
回溯此次田野考察,同学们在短短20天内通过实地走访、参与观察、问卷调查、口述访谈等多种方式,对景德镇区域内150余处地点进行了细致考察,群访四百余人,深访三十余人,形成采访影像50小时,访谈文本100余万字,以及习作40余件组,涉及装置、AR、影像、声音、表演、行为、文献档案等多种形式。这一过程中,人和人之间,人和地方之间以一种松弛有力的方式被重新联结。
通过观察景德镇当地社会的不同切面,让同学们深刻意识到,无论是业态还是圈层,关键在于平衡,这座城市里的各类“他者”彼此之间相互支持、连接和帮助,最终构成了这个地方的社会生态网络。因此,无论对于成长的城市还是作为“他者”的老家,当我们不断和本地生活的人接触交流,接受当地的食物,感受当地的节日风俗,就能增强自己的文化认同,最终扎根在一个“文化共同体”里。
这,就是景德镇。
发展规划处 周冠羽 / 文
宣传部 孙文 / 编
2024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