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小分队:
中国画学院山水系本科二、三年级以及硕、博士研究生
下乡地点: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
带队教师:
丘挺 王子锟
处处云山无尽时,
桐庐南望转参差。
身临诗中画境,
体悟古人哲思。
中国画学院一行四十余人,
开启了一场江南山水之旅。
他们来到富春江畔,
寻找从诗意到视觉的转换,
让自然在画笔下生长出新的生机,
心随境转,
写生之趣,
便在其中。
#带队手记
中国画学院院长 丘挺:明代钟惺说:“一切高深,可以为山水,而山水反不能自为‘胜’;一切山水,可以高深,而山水之胜反不能自为‘名’。山水者,有待而‘名胜’者也。曰‘事’、曰‘诗’、曰‘文’,之三者,山水之眼也。”移之于画亦然,事、诗、文、画是构建山水精神的重要因素。
桐庐山水以富春江盛名,尤其是晋唐以来诗人的吟咏,严子陵钓台、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赋予了桐庐山水深厚的人文精神,时值穀雨时节,霁云春雨,渊然幽静。
永嘉因谢灵运而名扬,也是永嘉学派的发源地,澄澈的江流与奇云秀峰,溪山无。墒、可画、可文,可居、可游,构建了诗性山水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次写生,同学们既体会了雁荡的峻拔雄浑,又感受到江南的草木华滋。游目骋怀,烟云供养。听雨、卧云、观瀑,体四时之生机无限。同学们在真山水中心摹手追,沉潜学习,体悟造化,收获良多。
中国画学院教师 王子锟:此次春季写生,本、硕、博四十余人开启了一场精神探索与文化传承的江南山水之旅。远山含翠、近水生烟,自然造化的奇景处处可现,人文精神注入在桐庐山水诗意栖居的生活。在“潇洒桐庐郡”中寻找和表达从诗意到视觉的转换之境,在“日日面青山”中传达对自然的心灵感悟。
山水诗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古人的哲思以及永嘉学派的务实精神流淌在楠溪江。岩头、苍坡、芙蓉等古村落保持着完整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遗迹,村落建筑和布局体现出中国古代的耕读文化和宗族文化,为写生提供了丰富的人文素材。“山静水动,云行雨施”,尽享写生之趣。
#写生现场
宣传部 孙文/整理
宣传部 赵晶/编
2024年4月25日